科技創新
技術研發成果
公司先后組織實施了10個國家重點項目、4個湖北省重大科技專項以及10多個省級科技開發項目,運用先進技術成果100多項,自主開發新產品、新技術100多項,積累了一大批核心技術,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公司擁有核心專利10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45項;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42項;發表科技論文300余篇。
- 主開發的鈉系磷酸鹽關鍵設備及生產新工藝屬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榮獲2014年度中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 功能性磷酸及磷酸鹽系統創新工程建設與產業化實踐項目榮獲2014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亞砜廢鹽回收精制磷酸鹽項目和深度氧化法處理貧磷泥的研究項目榮獲2008年度及2009年度石油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 自主開發的高純五硫化二磷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 率先開發的磷系阻燃劑THPO生產技術和緩傾斜厚大磷礦開采技術填補了國際空白;
- 黃磷尾氣凈化清潔生產工藝以技術輸出在全行業推廣,被同行公認為精細磷化工標桿企業;
- 自主開發復配磷酸鹽新產品達25種,實現市場推廣22種,標志著公司復配磷酸鹽應用研究水平處國內領先地位;
- 開發漂粉精廢水處理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 開發次氯酸鈉配漿生產漂粉精的新工藝處國內領先水平,應用該工藝產出的漂粉精成本處于國內領先。
技術創新平臺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和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CNAS認可實驗室、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磷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省精細磷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磷礦采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綠色除草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有機硅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集團氟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層次創新平臺。
重點研究領域
磷化工產業
1、開展磷化工行業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究與開發,主要包括進行次磷酸鈉尾氣磷化氫的綜合利用,黃磷尾氣的凈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磷石膏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草甘膦母液回收綜合利用和處理技術研究,磷礦中伴生資源碘氟硅鎂、放射性元素的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黃磷出爐熱能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2、開展精細磷化工產品開發和工藝技術研究,包括功能性磷酸鹽的應用研究、磷酸鹽在食品行業的應用研究,有機磷阻燃劑的開發與產業化研究,有機磷敏感材料的研究,有機磷農藥、有機磷水處理劑、有機磷表面活性劑、有機磷抗氧化劑、有機磷稀土提取劑等產品研究;磷肥下游的緩控釋肥、專用肥、葉面肥等研究。
有機硅產業
1、圍繞有機硅單體生產技術的改進,到副產物的充分利用,再到最終下游產品的開發同步開展,重點研究以110硅橡膠、107硅橡膠生產密封膠、混煉膠的工藝技術及副產的一甲基氫二氯硅烷生產甲基含氫硅油、一甲基三氯硅烷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工藝技術。
2、研究甲基含氫硅油在建筑物基材防水劑領域的用途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防水劑、消泡劑、脫模劑等領域的用途;逐步開發功能性有機硅新單體及中間體、功能性有機硅乳液防水涂料、有機硅功能助劑、有機硅絕緣材料及耐高溫材料等高端有機硅材料的研制。
硫化工產業
圍繞硫化氫為平臺開展硫的深加工技術開發,重點開發二甲二硫、甲硫醇鈉、二甲基砜、蛋氨酸、橡膠用不溶性硫磺、巰基乙醇等下游產品的開發。
電子化學品產業
以電子級磷酸為基礎,積極開發電子級鹽酸、鋁刻蝕液、電子級亞砜、電子級硫酸、硬盤級次磷酸鈉等產品,并試探性開展電子級氣體(磷烷、氨氣、氯化氫等)、電子級三氯氧磷的研發。
氟化工產業
1、積極引進和借鑒當前國內的先進技術將宜都工業園區濕法磷酸生產系統的氟資源回收利用。
2、開展以氟化氫為基礎原料發展電子級氫氟酸、高純氟化銨、氟橡膠等氟化工新材料產品。
技術中心概覽
集團技術中心于2006年成立,位于宜昌市猇亭區猇亭大道68號,占地面積150畝,是集小試實驗、應用研究、中試試驗及工業化轉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研發基地。2007年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委聯合評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中心下設技術研發部、對外合作部、政策研究部和科技管理部。技術中心是實施技術創新的管理部門,現擁有技術創新團隊734人,其中教授級高工4人、高級工程師28人、工程師215人,享受國務院津貼1人、省管專家5個。目前已建成研發平臺5個,分別是有機磷、復配磷酸鹽、有機硅、選礦技術及檢測研發平臺;配套建設應用實驗室4個,分別是復配磷酸鹽、有機磷阻燃劑、有機磷水處理劑、有機硅應用研究實驗室;建成有機磷、復配磷酸鹽、選礦捕收劑和有機硅下游產品等四套中試生產線裝置;同時還擁有滿足各項研發工作需要的科研、試驗、現場生產性試驗的先進儀器、設備,主要包括ICP-MS、ICP-AES、離子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進口設備,儀器設備原值達9000多萬元,并建設了100級凈化室和CNAS認可的檢測中心。